中国高铁海外输出体现了什么战略

分类: 高铁铁路 时间: 2024-09-10 17:30:37 作者:574684

2016年对于中国高铁来说,绝对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年份,这一年里,中国高铁将在包括美国、俄罗斯两大强国在内的5个国家落地。尤其是一直用另类眼光看待中国高铁的美国,几经周折,终于向中国高铁伸出了橄榄枝,这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无疑有着风向标意义。
中国高铁的海外输出之路为何会在历经多年坎坷之后,突然会在今年出现井喷?有专家归功于速度最快、成本最低、性价比最优三大法宝。笔者认为,这仅仅是从技术层面来讲的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,仅有技术优势是远远不够的,比如日本高铁,技术不比我们差,在某些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,但为何日本高铁至今不被世界认可。再比如德国的汽车工业,在世界上也是有口皆碑,但却屡遭美、英等国打击,前段时间甚至陷入濒临停产的窘境。可见,仅有技术优势是难以确保在市场角逐中取胜的。
如果要描画出中国高铁的海外输出之路轨迹的话,笔者相信,它一定始终是与国家的综合实力发展变化同频共振的。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最近几年中国高铁的发展里程,尽管有“最强推销员”李总理的全力推介,也先后与50多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,但往往在关键时候,“煮熟的鸭子飞了”的悲剧却屡屡上演。但当我们冲破重重阻力,成功发起并建立了亚投行之后,当丝路基金开始运作之后,当我们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并逐步缩小与第一的差距之后,成功就纷至沓来了。这看似偶然,其实是必然。
弱国无外交,是一个残酷的国际法则。在经济领域,综合实力才是硬通货。当我们拥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并熟练运用国际规则之后,一切的贸易壁垒就荡然无存了。今日世界,中国已成为一道不容忽视的力量;今日中国,高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。伴随着中国高铁成功走出去,为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GDP的增加,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,还会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。而这些,都将如春风化雨般,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。

中国对高速铁路的发展战略有哪些

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战略(“十一五” 发展规划) (一) 铁路建设成绩显著 京沪、 京广、 京哈、 沿海、 沪昆、 陇海、 沪汉蓉、 太青“四纵四横” 为骨架的快速铁路, 长三角、 珠三角、 环渤海等地区城际铁路开工建设, 京津、 武广、郑西、 沪宁、 沪杭等高速铁路建成运营, 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效益。 固定资产的投资也逐年增长, 尤其在 “十一五”之间的资产投资更是 “十五”期间投资的 4. 9 倍, 可见党和国家政府对于铁路建设也越来越重视。 同时, 各大铁路也已基本实现了电气化, 高速铁路所应用的科学技术也越来越走在世界前沿。 (二) 路网规模和质量明显改善 路网规模迅速扩大。 到 2010 年底, 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81178. 5km, 其中西部地区铁路 3. 6 万 km, 与 2005 年相比, 提高了 21%。 我国路网规模仅次于美国,居世界第二位。 主要干线基本实现复线电气化。到 2010 年, 铁路网中复线铁路达 27487. 2km,复线率达到 41. 1%; 电气化铁路 42464. 3km, 电气化率 46. 6%。 主要干线基本实现了复线、 电气化, 东部、 西南地区电化成网, 东北、 中部和西北地区主要干线实现了电气化。 一批客运专线、 城际铁路和区际通道建成投产。 随着一批新建项目的建成投产, 到 2010 年底, 高速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 5180km,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高速铁路最多的国家。 既有线速度进一步提高。 繁忙干线普遍开行重载列车。 铁路新型客站建设推进了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。 (三) 货运等运输能力大力提升 繁忙干线局部区段逐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, 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得到了较大缓解。 随着铁路加快建设和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推进, 一批先进机辆装备陆续投入使用, 为有效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创造了条件。 铁路及时优化运输组织, 调整运输结构, 科学合理的安排运能, 充分发挥新增资源的优势。 (四) 其他 技术装备数量持续增长、 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、 技术装备运用效率不断提升; 高速铁路信息化建设、 运输组织领域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、 大力推进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、 客货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、 运力资源和经营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应用不断完善、 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;运输经营迈上新台阶、 运输效率大大提高。